347_174px;

新聞動態(tài)

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新聞資訊

一碗牛肉面里透著蘭州人的個性

編輯: 更新于:2018-12-30 閱讀:

    

    旅居美國的著名美學家高爾泰曾這樣描述蘭州:“這是個美學上荒涼得可以足不出戶的城市!蹦媳眱缮桨鼕A,一條黃河居中穿城而過,蘭州人就在這座狹長的城市里繁衍生息,雖然位于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,卻被視為邊遠之地。
    1919年,馬保子租下蘭州東城壕北口(今靜寧路十字城關區(qū)人民醫(yī)院東面)的一間鋪面,開了蘭州第一家牛肉面館。1932年,唐魯孫自上海出發(fā)赴西北考察,抵達蘭州之后,慕名前往品嘗馬保子牛肉面。他在《什錦拼盤》一書中記述了這次尋訪美食的經歷:“小面館就開在省府廣場左首……是一座沒有招牌不掛門匾的磚砌小樓。樓上待客,擺了幾張小八仙桌、幾把矮條凳兒,此外除了碗筷、油瓶、醋罐之外,空無所有。”讓唐魯孫驚奇的是,“十幾碗面同時下鍋,或粗或細,有圓有扁,雖然花色繁多,可是有條不紊”。最妙的是任憑面條在鍋里千翻萬滾,但總不混雜,各自為政,從來沒有人能在自己碗里挑出兩樣面條來。 

    蘭州是去經西域的咽喉之地,自古以來多民族雜居,文化交融。蘭州臨近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牛肉肉質細嫩,少有腥膻;藏族的牛肉,漢族的面粉、蔬菜,再加上回族人的精細手藝,牛肉面就在這座城市誕生了。
    一碗牛肉面里透著蘭州人的個性
    面館的舀湯師傅都有“超強大腦”,一次收十幾張餐票,食客遞上餐票的同時說明需求,韭葉、毛細、薄寬,辣子多放、蘿卜多放、不要香菜,一會兒端出來,分毫不差。牛肉面天生具有快餐的屬性,從開始拉面到面條出鍋,也就兩分鐘。很多小館子,只有巴掌大的店面,用餐高峰時段往往被食客塞得水泄不通,在這種情況下,快快吃完,抹嘴走人,給后來者騰出位置,是蘭州人普遍具有的美德。
    牛肉面是蘭州人生活的一部分,看人吃面,往往就能知道這個人的性情。而蘭州人骨子里的幽默和自嘲精神,也透在那些和牛肉面有關的段子里。
    對于熱愛飲酒的蘭州人而言,牛肉面有種神奇的魔力,每當宿醉之后腸胃不適,一碗牛肉面下肚,立刻元氣滿滿。改革開放初期,物質匱乏,普通老百姓能吃一碗牛肉面就跟過年一樣,而如今過年期間,牛肉面館都要關門歇業(yè)幾天。大年初三,少數開門迎客的牛肉面館都會被擠得水泄不通,人們迫不及待地來到這里,仿佛吃到這一碗面,日子又重新回歸了正常的軌道。


上篇:

下篇:

推薦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