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 更新于:2018-8-16 閱讀:
當豐富的牛羊肉與充足的谷物相遇,當人們開始在飲食上釋放智慧的靈光。這一切,似乎注定了一次美妙的化學反應,而這次美妙的交融綻放,就發(fā)生在100多年前的蘭州。
慶陽路,蘭州市最繁華的街道之一,一百多年前這條馬路并不是這般寬展現代的模樣,但車水馬龍的熱鬧缺從未消散。
唐魯孫,被譽為華人談吃第一人。
他自幼出入宮廷,年輕時游歷全國,見多識廣,尤其是對全國各個地方小吃有獨到的研究。上世紀30年代初,他在蘭州吃到了馬保子的牛肉面。后來唐魯孫將當時的感受專門寫入了他的美食著作《什錦拼盤》一書中:“那是一座磚砌小樓,樓上待客,擺了幾張小八仙桌,幾把矮條凳兒,此外,除了碗筷油瓶之外,空無所有!
對牛肉面,他給出了16字評語:
清醺肥菏
自成馨逸
湯沈若金
一清到底
如今,這座小樓已湮滅于歷史,古老的城市街道,也在時代的更迭發(fā)展中發(fā)生著變化。
一碗牛肉面,有湯有肉有面,簡單快捷,方便實惠,本應是大多數人能消費得起的日常食品。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一碗牛肉面對大多數普通市民而言卻成了改善生活,偶爾為之的一種奢侈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蘭州城牛肉面開始遍布全城。三十多年過去了,如果當年蘭州的牛肉面館用遍布全城來形容的話,那么今天,用無處不在來比偶遇或許更為恰當。
上篇:
下篇:
2022-11-21
2022-11-20
2022-10-24
2022-10-21
2022-10-20